欢迎访问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网站!
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近期热点
成果展示

《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

发布时间:2017-08-18 | 浏览次数:

百年中国,风云激荡。社会大变革,引起思想文化大发展。各路英才登台呐喊,各种思潮竞相表演,各类运动此起彼伏。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中国史上,无论是作为思想文化运动,还是作为社会政治运动,五四运动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五四运动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它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既深且广;五四运动也是个十分复杂的历史现象,任何解说似乎都难以概括它的全貌;五四运动更是一个十分敏感、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它与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中国现代史乃至当代史,五四是一个绕不开的入口处。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五四遗产的研究呈现出多面向性: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研究;既有思潮研究,也有人物研究;既有纯文本研究,也有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赞成讴歌者有之,平心论衡者有之,恶语相加者也有之。论者自认为看清了五四的真面目,实则看到的难免是水中月,雾中花。真实的五四须在不断地研究中得到呈现。

随着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此后身份角色的转变以及时代风云的转进,不同的政治集团、学术派系,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以及不同时代的解释者,对五四运动作出了符合本集团利益及各具时代特征的多元化的诠释和历史评价:或有意张扬其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的方面,或突出强调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救亡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运动方面。总而言之,五四研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国民党有国民党的五四,共产党有共产党的五四;自由主义者凸显五四的思想启蒙主题,保守主义者出于对五四破坏性的忧虑,执意护卫传统,以此展开对现代性的质疑;亲自参与五四运动的人事后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又不同于“后五四”时代的人对五四运动的诠释。不仅如此,五四研究也呈现出时代性差异,打上了不同时代精神祈向的烙印。可以说,同一个五四运动,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党派和学派,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和意义。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确因解释者观察立场的不同所致,同时,与五四遗产本身的复杂性也有绝大的关系。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Copyright©江苏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71359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