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网站!
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近期热点
成果展示

《中国新东部海洋渔业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 浏览次数:

本书以食物结构为框架,结合人口学、营养学、渔业资源科学、承载力理论、可持续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立体的视角、丰富的数据、科学的方法、客观的经验,详细地研究了我国新东部海洋渔业资源对于我国人口的营养量供给能力。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新东部海域能否为国民食物供给提供安全保障,已成为一个现实难题。然而学术研究中不乏空谈,甚至吹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程度的论调,模糊了世人对其本来面目的认识,本书试图矫正这种认识。

本书深入梳理了海洋渔业资源与人口承载力、与膳食营养等有关的研究状况,结合纵向线索、横向比较,以广义的、新型的“人地关系”(含海域)和新时期人口发展内涵为背景,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意义下的人海关系,一方面要揭示海渔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从学术研究的意义而言,可以填补人口与海洋渔业资源关系研究的空缺;另一方面,以此探索新人海关系下的新东部渔类资源,其营养量到底能供给多少人口利用?这是继“中国的土地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口?”之后的一个全新而现实的问题。关注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对人口食物来源的认真思索。通过对新时期人口健康膳食结构对海洋渔业资源营养需求量的客观分析与估计,探讨了我国人口膳食结构中对海洋渔业资源营养的消费状况;并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潜力;按照小康生活标准下营养均衡目标,以营养转换和替代方法完成了海渔资源人口承载力估计,还对未来海渔资源对食物供给总量的贡献(即比重)进行衡量。该研究过程注重“四个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局部与系统相结合、实证与比较相结合、国外经验与国情相结合;所适用的理论、原理、内涵界定等均使用了文献查阅和梳理法;针对海渔资源人口承载力的主体分析包括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营养转换法、替代法、时间序列分析、经验法、多元回归、C—D产量模型及组合预测等方法。研究结论明确了我国海渔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区间范围,说明了我国“第二粮仓”并没有已有研究判断所强调的如此安全。

本书的创新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题新。以新东部海域为研究范畴,将陆域的人地关系延伸至新“国土”视野下人口与海渔资源的关系。二是角度新。使营养角度、承载力角度的相关研究延伸更开阔、更深入。三是方法新。本书系统地将营养转换分析法与以粮食量为参照的替代分析法统一在食物分析框架之内,依据小康生活标准、健康膳食营养均衡的目标,从不同计量角度诠释了海渔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大小。四是将营养视角和承载力理论相结合,对海洋渔业资源人口承载力做了新的估算。

研究展望呼吁国人要完整、清楚地认识食物供给系统,并珍爱海渔资源,共同行动起来,参与养护海洋生态环境。对于营养均衡和健康的复杂关系,人们要正确对待海渔资源供给的优质蛋白在膳食结构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海洋渔类资源对人类膳食的重要价值,同时,更需要人们对资源发展持负责任的态度,摒弃落后、低效、浪费的资源使用方式,在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维持体面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强调对海渔资源的养护,这是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所在,是追求长远的可持续互利的要害。文明与伦理应成为新时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哲学思想先导,和谐共存,才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永续。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Copyright©江苏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71359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