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网站!
江苏大学社会科学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转发镇江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28 | 浏览次数:

各相关学院:

镇江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正式启动。本次评奖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0项;二等奖不超过30项;三等奖不超过60项。

一、申报时间 2022年6月24日至7月12日。

二、申报范围和要求

(一)申报成果范围

1.本市作者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出版)或完成的成果,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重点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具有决策参考价值。成果形式包括:

公开成果——在有统一刊号(ISSN、ISBN、CN)的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性的著作(含专著、工具 书、古籍整理作品、译著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 告、咨询服务报告等)和普及成果。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公开发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内部成果——未公开发表或不宜公开发表,且被党委、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采纳应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服务报告,立项课题以及在有省内刊号刊物上发表的社科类成果等。

2.以下成果不在申报范围:

(1)往届已参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参评。其中,已参评成果再版的其修订、增补内容须超过30%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方可再次申报参评。已获过本奖成果再版亦不得再次申报参评。

(2)教材、教辅读物、文学艺术类作品和涉密成果不予申报参评。

(3)已获市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如市委、市政府、省委、 省政府、省部委办局、省级人民团体等),不再接受申报。

(二)申报成果要求

1 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申报人须作出著作权权利归属书面承诺。对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还须提供具有著作权法律效力的文字证明材料。

2 多卷本和连续出版物原则上出齐后,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卷、册)出版日期为准。各卷册、分册或者年度报告等阶段性成果如已申报参评,则其他阶段性成果和整体成果不得再次申报参评。

3 同一学科的丛书可以作为一项研究成果由丛书第一、第二主编(总编)统一申报参评,申报时以该丛书中最后一本(卷、 册)出版时间为准。丛书中独立完整的著作也可以单独申报参评,但须征得丛书主编(总编)同意。丛书中单册申报后,丛书不得作为整体申报。

4 系列论文可以整体申报参评,但必须标题(或副标题)相同、发表刊物相同、主要作者相同。

5 公开出版的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的个人论文集视同于学术专著申报参评。集体论文集、报告集只能以其中的单篇论文、 研究报告申报参评。

6 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服务报告等),申报参评时须提交有关部门采纳应用证明材料。

7 普及成果限定为纸本图书形式,申报参评时须提交成果效果和社会影响证明材料,包括图书发行量、书评、相关新闻报 道、受众反响等。

8 所有申报的成果均为中文。

9 在境外(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出版、发表的成果,须提供申报者所在单位对成果政治方向证明材料。

(三)申报者范围和要求

1 申报者须为我市个人(成果申报时间截止前,参评成果作者人事关系应在我市),署名为单位集体的申报成果可由主要参与人进行申报。

2 每位作者可以申报单独署名的成果1项,合作署名的成果1项。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含通讯作者)。公开成果以版权页为准,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报告撰稿人(须提交课题立项、结项等相关证明)。成果获奖后其奖励证书中获奖者以实际署名顺序为准。

三、申报参评成果分类

申报参评成果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语言学, 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体育学,经济学,管理 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文献学,决策咨询和社科 普及17个类别。申报人应根据其成果内容,对照学科分类,自行作出准确选择。

社科普及类成果包括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党的创新理论, 解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传承文明、传播人文社科知识等普及读物。

所有翻译类成果一律选择语言学组申报参评。

所有内部成果一律选择决策咨询组申报参评。

四、申报方式

本届评奖借助省评奖办网络申报平台采用网上申报 申报者仍需提供纸质申报材料。

1 申报人登录“镇江社科网”(http://skl.zhenjiang.cn)点链 接 进 入 或 在 浏 览 器 地 址 栏 输 入 主 页 地 址 https://shekelian.ldxx.top:8091/skps/index.htm 进入申报平台主页,从各设区市申报入口进入,选择“镇江市”,按照操作提示填写申报资料并下载打印申报表(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网络平台申报码为DF6EE8CD。

2 公开成果须上传成果全文电子版及相关附件材料,上传材料类型与格式须按照申报系统提示要求进行。决策咨询类成果统一在系统中申报但是成果原件和附件材料电子版不在申报系统中上传以纸质形式报送。

3 多卷本著作成果,可在申报系统中分册上传,或将全套电子版以拷贝方式递交。

4 涉密材料一律不得上传至系统中。

5 所有申报参评成果须报送申报表(一式三份)申报成果、以及相关附件材料(一式两份)至社科处基地与成果科。其中译著须附外文原版件,内部成果须附成果摘要;申报成果为期刊论文,第二份成果可以提交包括刊物封面、版权页、目录及正文的复印件。

6 申报参评成果材料一律用纸质档案袋报送,并将申报表首页复印张贴在档案袋上。

7 报送的参评成果无论获奖与否,原则上均不退回。如申报者确有实际需要可由申报人(或单位)在评奖结束后30日内联系领回。

联系人:朱茜 联系电话:88792989

                                                                                                                                                                       社会科学处

2022年6月28日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Copyright©江苏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71359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扫码关注